我们非常重视您的个人隐私,当您访问我们的网站时,请同意使用所有cookie。有关个人数据处理的更多信息可访问《隐私政策》

2025-06-23

助力基层医疗,赋能健康“守门人” | 三高共管赋能基层慢病管理论坛成功举办

分享

       为响应“健康中国”战略,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对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三高”)慢性病的综合管理能力,探索医防融合新模式,6月12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成功举办了三高共管赋能基层慢病管理论坛。

640.jpg

       此次论坛由上海市长宁区医学会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长宁区北新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办,兰卫医学协办。本次论坛聚焦基层“三高”共管核心议题,特邀权威专家分享前沿共识、管理规范与实践经验,搭建上级专家、社区交流平台,探索社区“三高”共管健康管理模式,构建区域内“三高”共管上下级联动体系,实施符合区域内规范化的“三高”全程管理和分层管理。建立适宜于基层的统一、规范、简便易行的诊治管理流程,进一步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的慢性病多病共管能力!

微信图片_20250729162140.jpg

       会议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全科医疗科主任徐仲卿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费爱华教授担任主持,邀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院长马骏、长宁区医学会常务副会长秦岚、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全科医学系主任、上海仁济医院全科医学科方宁远教授开场致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孟超教授、普陀区长风街道长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宋建玲教授及长宁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长宁区卫生健康监督所)慢防科副科长张磊教授受邀作大会主题报告,长宁区北新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张岩全科医生分享了社区三高共管案例,长宁区北新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赵钺、副主任李黎、长宁区虹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王永鹏、长宁社区家医联盟成员、全科医生等60余人参加了本次培训,现场气氛热烈,内容精彩纷呈。

微信图片_20250729162248.jpg


开幕式环节

微信图片_20250729162253.jpg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全科医疗科主任徐仲卿教授主持开场,热烈欢迎了各位领导、专家和参与人员,并表达了深深的感谢。徐主任介绍了三高共管在基层医疗体系中的重要性,强调基层医疗机构是筛查和管理“三高”高危人群的核心阵地,本次论坛聚焦基层“三高”共管核心议题,共同探讨“三高”共管的实践新路径,为健康中国助力。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院长马骏、长宁区医学会常务副会长秦岚、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全科医学系主任、上海仁济医院全科医学科方宁远教授分别进行了真诚热烈的开场致辞,表达了对本次三高共管赋能基层慢病管理论坛的期许和愿景。

微信图片_20250729162300.jpg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院长马骏的致辞发言中,特别感谢了方宁远教授、孟超教授长期对交大全科医疗系建设、长宁全科学科建设、全科教学、慢病管理方面的支持与帮助;感谢医学会为全科发展提供重要平台支撑;感谢长宁10家社区同道们多年来的积极响应、信任与支持,特别是在各类社区联动活动中的参与,感谢兰卫医学的支持,也高度评价三高共管论坛的意义,认为一线医护人员最有发言权,“以人为中心,以个体健康为中心”,解决百姓个性化、共性化问题。她强调本次论坛只是一个开局,希望能汇聚共同智慧,探索建立“长宁慢病管理的范式”,为上海区域医疗、腰部医疗、基层医疗发展贡献长宁智慧,打造长宁模板。

       她指出,在徐仲卿主任带领下,同仁医院全科已成功获批上海市重点扶持学科,重点学科发展方向包括社区联动、分级诊疗、家庭医生终身成长发展体系建设,该体系建设已申报上海医学科技奖并荣获三等奖,希望在该领域继续深耕,走出长宁特色发展道路。同时作为交大附属医院和全科研究生培养单位,科研教学发展要反哺给区域卫生体系,培养优质学生,并努力将他们输送到长宁各社区、留在长宁,为基层医疗发展提供人才队伍支撑。她提出,未来在健康中国战略过程中,需聚焦人工智能、高科技赋能,提升对慢病、常见病的管理能力,构建服务“长寿康宁”百姓的全方位、全生命周期、高水平医疗服务体系,并强调这是作为“腰部医院和基层医院”的努力方向。

       最后,希望今后工作中加强交流互动,希望方教授继续指导,分享全科发展趋势和前沿,帮助把握方向,也预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

微信图片_20250729162307.png

       长宁区医学会常务副会长秦岚感谢了参会人员,特别致谢授课专家拨冗出席。秦会长介绍了论坛主题与意义,随着慢性病发病率逐年攀升,慢病管理已成为医疗服务关键环节,强调了慢病管理的重要性。她特别指出了“三高共管”的价值,体现了多学科协作、全周期健康管理的综合模式、提升了社区慢病管理的并发症预防能力、提高了疾病发现率、治疗率、控制率,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三高共管是优化基层慢病管理的重要路径。

       她提到基层医疗工作者是“居民健康的守护人”,是慢病防控的基石,在慢病管理中起到关键作用。同时在同仁医院马骏院长支持下,徐仲卿主任团队长期致力于提升区域基层医疗能力,成效显著。感谢同仁医院、北新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兰卫医学对此次会议的大力支持。最后表达了希望通过论坛交流经验、分享成果,提升区域慢病管理水平,并祝愿会议圆满成功!

微信图片_20250729162313.jpg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全科医学系主任、上海仁济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医师方宁远教授提出,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推动“以预防为主”的慢病防控模式,多方合理构建高效医疗卫生体系,利用大数据等工具支持健康管理落地。

       他提到,以“基层为重点”的政策导向,国家层面形成的共识和指南,推动心脑血管等慢病防治的“三共管”,从慢病占人口死亡率的88%(最新数据达91%),以及心脑血管疾病救治存在的局限、晚期肿瘤筛查不足等诊疗现状体现了慢病防控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他特别强调,以预防为核心的战略转变,从“疾病治疗”转向“健康管理”,实现“老而不衰”,强调了基层医疗的关键作用,基层要真正当好健康守门人,落实早筛早防,提升基层能力可显著减少慢病发生及并发症 ——“把防治做好了,后续问题就少了。”

       方教授呼吁与会专家们分享实践经验,助力基层能力提升,鼓励大家积极交流,将会议成果转化为实际工作方法,发挥好基层真正守门员的作用!


学术分享环节-上半场

微信图片_20250730095121.jpg

       上半场首先由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孟超教授分享精彩内容,孟主任深入解读了《成人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基层防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为基层规范化防治提供了权威指引,分享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人群“三高”防治模式框架,包括“三高”的预防和筛查、“三高”的诊断和转诊、“三高”综合治疗目标、非药物干预与药物治疗以及基层规范化的“三高”全程管理和分层管理。她强调,基层医务人员需要有并发症筛查意识,充分利用自身及医联体等的医疗资源开展筛查。对于急性并发症,应快速识别,必要时紧急转诊并做好转诊前处理(院前急救)。

微信图片_20250730095128.png

       上海市普陀区长风街道长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宋建玲教授分享了《三高共管专病门诊管理规范、工作标准及流程》专题报告,介绍了长风社区“三高”共管专病门诊建设、“三高”共管专病门诊的工作流程,并分享了三高”共管专病门诊病例以及“三高”共管信息化技术应用。她提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三高”防治的主战场,做好“三高”共管可提升基层医务人员的医疗水平,提升患者的依从性,产生良好的健康获益和经济效益,“三高”共管需多学科协作,强调“以人为中心”,选择个体化管理目标,通过医患共同决策,制定精细化综合管理方案,最终实现达标。


学术分享环节-下半场

微信图片_20250730095136.jpg

       下半场会议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费爱华教授主持,她指出,基层作为慢性病防治的第一线,对于慢性病早期识别、干预和长期随访管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三高”之间密不可分,需要进行综合干预,也需要多方共同推动,可以依托慢性病一体化门诊、信息化支撑,探索“三高”共管的新路径。

微信图片_20250730095141.jpg

       长宁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长宁区卫生健康监督所)慢防科副科长张磊教授阐述了《慢性病健康管理支持中心建设》,介绍了慢病健康管理支持中心建设背景、长宁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特点及标准化测量的必要性,分享了慢病健康管理支持中心服务内容、建设验收流程、以及长宁区慢病支持中心建设进展。他提出,下一阶段工作要求会进一步推进支持中心建设,做好培训指导,增加服务量,同时扩大服务覆盖加强标准化服务技术应用,支撑高质量健康管理,不断优化服务模式,完善服务内容,深化服务内涵,助力社区“三高”共管专病门诊建设、智能化健康管理及医防融合创新模式探索。

微信图片_20250730095152.png

       长宁区北新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张岩全科医生分享了《社区“三高”共管案例》,展示了SOAP模式应用,系统化整合患者主观诉求与客观数据,制定个性化管理计划。以ASCVD风险为核心,多病协同控制,目标明确。她提出,根据病情需要,邀请上级医院专家定期来社区指导(利用医联体资源)或转诊至专科(如内分泌科、心内科)进一步诊治特定问题,通过分级诊疗与上下联动,保障患者得到综合连续的管理。针对失独、照护压力等给予心理干预和人文关怀,提升依从性。体现了“三高共管+分级诊疗”模式在改善预后、提升生活质量中的价值。


会议讨论与总结

       与会专家们围绕社区“三高”共管模式展开了热烈交流,在上下级联动机制、信息化支撑、全科医生多病共管能力强化等方面凝聚了共识。

       本次论坛作为区域内推动“三高”共管的重要平台,不仅分享了前沿共识、管理规范与实践经验,更促进了上级医院与社区间的深度对话。通过探索并推广统一、规范、便民的基层“三高”全程管理与分层管理流程,论坛为显著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的慢性病综合管理能力、构建高效的区域慢病防控网络注入了强劲动力,标志着区域医疗中心在深化医防融合、夯实基层健康“守门人”作用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一步!

微信图片_20250730102016.png微信图片_20250730102020.png

       基层全科医生能力建设是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制度改革和强基层的基石,上海市同仁医院全科医学科在提升基层能力、畅通分级诊疗、实现区域医疗协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发挥了区域医疗中心资源辐射和下沉的功能,带动基层能力提升,提升区域三高共管诊疗能力!与此同时,兰卫医学践行使命,不忘初心,助力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助力基层全科医生能力提升,通过学术交流,有效增进区域医疗中心与各医疗机构的互动和合作,深化区域中心医学服务价值输出!

微信图片_20250730102256.png

       未来,兰卫医学将不负使命,一如既往,注重以临床和疾病为导向,围绕疾病诊疗路径,提供各类学术交流与培训服务,深化区域中心医学服务价值输出,赋能基层医疗,助力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不遗余力地整合高端医疗资源下沉社区,支撑社区,引领社区,为区域百姓健康兜底!为基层慢性疾病防控贡献自己的力量,迈向新征程,为健康中国贡献一份力量!